• 分类列表
    新闻分类
    简说中国香文化里的烧香源流

       烧是中国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

       有三个特点极为引人注目:

    一是普遍性,汉人烧香,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烧香,从南到北,从东到西,几乎无处不烧。


    二是历史悠久,现存文献《诗经》《尚书》已有记载,则其起源必早于诗书时代即西周。


    三是普及性,几乎做什么都要烧香:对祖宗要烧,对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烧,对动物要烧,对山川树木石头要烧;在庙里烧,在厕所也烧;过节要烧,平常也要烧;作为一种生活情调要烧,所谓对月焚香,对花焚香,对美人焚香,雅而韵,妙不可言;作为一种门第身份,所谓沉水熏陆,宴客斗香,以显豪奢;虔敬时要烧,有焚香弹琴,有焚香读书;肃杀时也要烧,辟邪祛妖,去秽除腥;有事要烧,无事也要烧,烧本身就是事,而且还会上瘾,称为“香癖”,就仿佛现代人的抽烟饮茶一样。

    香.jpeg

    有趣的是,不只中国烧香,世界上好多民族和国家也烧。香的英语写作incense,查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(第八卷第543页),载有如下内容:


    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香料树,把香当作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用品。

    巴比伦人在祈祷和占卜时往往焚香。

    以色列人在被掳往巴比伦(公元前586年--前538年)以前引进了香,到了公元前5世纪,一些祭坛奉香之用。

    印度教特别是湿婆派在正式礼拜和家常礼拜中都要焚香。

    佛教在节日礼拜、成年礼拜以及日常礼拜中都焚香。

    日本神道教也焚得。

    从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就焚烧木头和树脂,以供奉神明和祛除恶魔。

    罗马人先是焚烧木,后来引进了香,焚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以及崇奉皇帝时越来越显得重要。


    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