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龙涎香的成因,目前比较一致的说法是,抹香鲸吃下的乌贼会通过其4个不同的胃,而乌贼的喙子和软骨因为无法消化,刮伤鲸鱼肠道后形成一种固态物质。有时它们会随粪便排出,有时会堵塞肠道,导致肠道破裂,而这些都龙涎香的材料。
然而,并不是所有形同蜡块的原生物都能成为龙涎香。只有那些在海面上长期漂浮、日晒、氧化而成的坚硬的蜡状物体,才能成为龙涎香。漂浮十几年的龙涎香呈褐色,价格低。漂浮时间越长,颜色越浅,而漂浮上百年的龙涎香呈灰白色,价格高。这也是欧洲人称龙涎香为“灰色琥珀”的原因。
原生质龙涎香由于质地稀薄,抹香鲸往往很难排出。鲸鱼是一种情绪丰富的动物,它的行为往往与情绪有关。鲸鱼在喜悦时肠道蠕动会加快,高兴时尾部会出水拍摇, 这又会加速大肠蠕动。这时, 尾部如果受到意外刺激,就会大大增强排泄欲。如果鲸鱼肠中没有粪便,就会将龙涎香排出。
原生质龙涎香的比重约为0.85, 漂在海面上。在海浪、阳光以及空气的催化下,它的质地由软变硬,颜色由深变浅,臭味慢慢退去,直到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淡香出现,渐渐变浓。这个过程进展得越快,之后形成的蜡质龙涎香的品质就越好。但后来,人们发现仍然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缩短这个过程。比如将原生龙涎香打捞上来后,铺开刮平,同时不断地浇少量海水,原生龙涎香就会快速变化。可是,这种人工变性形成的蜡态龙涎香质地不如天然变性。龙涎香里的白色物质,是抹香鲸肠道中无法消化的乌贼、章鱼等头足纲软体动物的骨头,它们的作用就是刺激肠道分泌一种粘液。骨头越多,粘液越浓,原生龙涎香变性后的品质也越好。
但龙涎香的产生并不是常态,并不是每一头抹香鲸体内都会排放出龙涎香,这也增加了龙涎香的稀有程度。鲸鱼专家罗伯特?克拉克估计,大约只有1%的抹香鲸身上会发生这种现象。1934年到1953年之间,人类为了探寻龙涎香是否存在曾在1933只里寻找,但仅在19只抹香鲸体内找到龙涎香。
数量有限的龙涎香没有两块是一样的。散发自己的香气。刚被排放出来时是黑色的,像粪便一样,软到可以揉成球。那是低等的。随着时间过去、氧化之后,它就变成银色——这是好的。”肯普说。